X
相关链接
2025年银龄悦读推荐书目(4月) _ 福建民政热点信息转载 _ 福建省民政厅
2025年银龄悦读推荐书目(4月)
来源:福建新华书讯 时间:2025-04-22 17:24 浏览量:4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阅读对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树立积极老龄观、推动文化养老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积极响应国家1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福建省老龄办与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共同遴选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优秀出版物,推出“银龄悦读推荐书目”,此后每两个月发布一期,以供参考。

  哲学政治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本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指示、序言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分9个专题,共计299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可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有关重要论述。

  《哲学与社会:老年沉思录》

 

  全书共分6卷,卷一,世界之思,23篇。卷二,历史之思,40篇。卷三,社会之思,23篇。卷四,文化之思,27篇。卷五,智慧之思,43篇。卷六,人生之思,36篇。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辨析,重申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基本立场等等之外,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对当前学术界和社会上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作出回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反思,对中国道路的反思等等。

  社科人文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本书来自英国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琳达·格拉顿和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科特为MBA学生开设的一门“百岁人生”课程,入围2016年英国《金融时报》和麦肯锡公司年度图书奖,出版一年便已经被译为12种语言。两位作者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专家,并且在多个政府和多个跨国公司担任人力资源和经营管理咨询顾问,他们运用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超前视野的实践经验向我们展示,在长寿时代,我们要从过去的三阶段人生演进到多阶段人生,才能将长寿变成天赐大礼,而不是变成诅咒。

  《忽如远行客:秦汉的游士与游侠》

  本书叙述了秦汉时代游士与游侠兴起又渐趋消亡的过程,描绘了这一时期广阔的历史图景和多彩的社会风尚。在关注历史运动的大背景和大关节的同时,将学术研究和非虚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范雎、张良、韩信、刘敬、贾谊、汲黯、郭解等前人虽有了解但又缺少细致解读的人物,由心理历程到生命历程,做了深入挖掘和解析,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对于诸如战国变法运动的开展、秦国的主客矛盾、汉初的王国、汉文帝的历史形象等学界虽有讨论但尚无定论的问题,本书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AI时代的老年生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AI(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也在持续进化中。老年人要如何在AI社会中生存呢?对于因疾病、护理、认知障碍、养老金不足、人际关系等问题而感到不安的老年人来说,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所创造的社会是福音还是威胁呢?这是一本从老年人生活角度切入的AI时代科普书。愿我们能有效利用AI,让自己老有所依。

  《心与芯:我们与机器人的无限未来》

  我们当下正在经历一场AI革命。现在有创纪录的310万个机器人在工厂工作,从事从组装电脑到包装货物以及监测空气质量等各种工作。数量庞大的智能机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提高外科医生的手术精确度,清洁我们的家等等,我们正处于机器智能带来的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当中。下一个万亿规模的企业,也许正在AI机器人领域诞生。当下的机器人产业,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文学艺术

  《养老人生》

  老龄化加剧让中国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看待自己老去的生命?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迈向90岁的钱理群发出灵魂拷问:“你是谁?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钱理群先生以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由己及人,写一本直面老去、关怀人类普遍处境的作品。除了真实、坦率、鲜活的个体生命经验,钱先生的视野远远超出他生活的养老院,他捕捉到长寿时代许多尖锐、敏感、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为“老年学”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

  《做局人》

  在一个长达三年的“常春藤”庞氏骗局里,擅长做局行骗的余经纬萌生“转行”成为正经投资人的想法,不料股市投资失败,骗来的一百多亿挥霍一空。销声匿迹后,网络上传出两位常春藤投资人因为被骗而跳楼自杀的消息。一直遵循“谋财不害命”的余经纬受到良心谴责,决定做一个更大的局来补偿常春藤的投资者,他也想借此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人,但是终究他要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付出代价,失去他最宝贵的一切......

  《我用一生画丝路》

本书辑录赵以雄、耿玉琨丝绸之路主题精品画作120幅,包含油画、国画、速写、壁画临摹;题材广泛,从历史人物、自然风光、遗迹遗址、民族风俗等角度全方位展现这条古老商道沿线风采;结合画家实地考察路线和丝绸之路历史地图,对画作按照地理空间顺序进行编排,引领读者重走丝绸之路——从丝路重镇新疆启程,穿越火焰山、喀纳斯湖、高昌古城、楼兰遗址,回到丝路起点西安,邂逅大雁塔、鼓楼,再依次踏入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的广袤大地,一路西行,到达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并辅以画家多年间撰写的考察笔记《丝路散记》,以及耿玉琨对画作的细腻解读,展现画家步履不停的创作激情,更是对丝绸之路的动人告白。

  《橙黄橘绿半甜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精选史铁生、季羡林、汪曾祺等名16位文学大家40余篇散文代表作,分为“春夜宴桃李”“山中无暑事”“人闲桂花落”“松枝碎玉声”四个章节,春茶、夏果、秋落、冬酿,作家笔尖的四季流转,亦构造着对乡土中国的诗意想像。那些美好的、悲叹的、浪漫的、让人会心一笑的故事,它们也许并没有深奥的含义,但却是历经世事无数后的甘之如饴,既关乎历史的震铄,也诉说生活的温情。当季节的变迁与长夜的苦感消散后,鼻息间只留有一抹明快利落的香气,此中有甜意,寄与惜时人。

  生活百科

  《茶经译注》

  《茶经译注》脱胎于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一书,是解读《茶经》、理解茶文化的通识读本。陆羽一生嗜茶、钻研茶,所著《茶经》是中国乃罕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文化的专著,为后世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茶经》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篇,对茶之本源、采茶制茶、煮茶饮茶及茶饮的历史意义和奥妙、茶人茶事、茶产地等做了综合性梳理。知名历史学家、茶文化研究专家沈冬梅教授,积三十余年茶文化研究之功,参考存世50余种《茶经》版本而成《茶经译注》,在全本采录《茶经》的基础上,做到了全版本校勘、全本注释、全本译文、全本点评。书后完整收录散见于历代文献的陆羽传记7种、历代《茶经》序跋赞论17种以及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考论,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陆羽其人、其事、其书,是茶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控糖革命》

  对于现代人来说,忙着减肥、忙着美肤、忙着健身,但同时失眠、焦虑、痤疮、糖尿病等亚健康问题又如影随形。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为什么要控糖、出现葡萄糖峰值有哪些危害、轻松控糖的10个小窍门,通过8个章节,系统阐释了如何在不节食、不放弃我们喜爱的食物的情况下,用10个简单而令人惊讶的方法平衡我们的血糖水平,提升和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包括睡眠、情绪、健康、皮肤、体重,甚至减缓衰老。

  《大脑健身房》

  传统健身房能让我们身体变得更健康,身材变得更健美。而大脑健身房能针对焦虑、压力、专注力、抑郁、记忆力、衰老等问题进行逐个突破。作者立足脑科学和心理学,将过去5年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分解为简单易懂的内容,依托案例和实验生动地讲述出来。此外,本书还为大众读者提供了实用而具体的建议,对每种问题提出了涉及训练种类、训练时间与频率的“处方”。

  《你真的安全吗:一看就懂的反诈指南》

  这是一本关键时刻能挽救个人与家庭的反诈指南。本书收录了几十种典型诈骗案件,用老陈讲故事的方式,对诈骗的过程手法一一拆解,同时站在受害人的视角分析其被骗时的心理,从根本上解答了“你为什么会被骗”。所涉及的”“网络贷款”“杀猪盘”“杀鱼盘”等,都依据老陈亲历的真实案件,是非常实用的一手反诈资料和宝贵经验,看完就懂,让你一眼识骗。

  健康养生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医生》

  免疫力是把双刃剑,过犹不及,贵在平衡。本书由抗疫天团王贵强、王立祥及张文宏教授携手多学科专家团队联合编写,倡导的不是一味提升免疫力,而是将免疫力维持在健康、平衡、合理的状态。本书中西医并重,囊括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内容,既有生活指导,又有常见误区破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

  《人体经络穴位标准大图册》

  《人体经络穴位标准大图册》为一本经络穴位取穴图册,大开本的设计,能精细标出经络、穴位、骨骼、肌肉、肌腱的位置,使取穴更精准。每条经络分别在真人图、骨骼图、肌肉图上标注,一页一图,找穴不费劲。主治与取穴文字就在大图边,有文字参考,找穴更方便,治病更省力。附录给出了50种常见病症的常见穴位,对症找穴,快速好用!

  《百病食疗,看这本就够了》

  本书由医学专家、食疗专家执笔撰写,介绍了常见病饮食类型和常见病患者宜吃的食物,侧重介绍了常见疾病的辨证食疗验方上千种,每款食疗方价廉物美、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口感良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简明扼要地列出了各病型的主要症状及食物宜忌,便于读者对照选用。特别是对一些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介绍了饮食注意事项。

  《中老年常见病保健手册》

  本书以医学知识普及为目的,以常见的临床病证为重点,不仅围绕疾病来讲述其西医的病因,诊断标准以及临床表现,还以中医的角度解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加以方便可行的特色中医疗法,如单味中药疗法,经方验方及其他中医疗法,药膳等。此外,还有预防保健等贯彻“治未病”思想的内容添加在其中,方便患者借以参考。针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从中西医两方面总结了中老年人一般的身体特点和体检知识,并加以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知识,平素的饮食要点等,让中老年人能够得到有效可行的保健知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