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试点的建议》(第1796号)由我厅会同省委文明办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旺盛与我省养老服务人员匮乏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建立“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可以让更多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有助于缓解养老服务人员匮乏的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近年来,为推进“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有:一是制定发展志愿服务的法规政策。先后出台《福建省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福建省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等文件,对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志愿服务记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提倡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困难群众开展志愿服务。近期,《福建省志愿服务条例(送审稿)》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福建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出台,将为我省发展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建设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该系统于2016年底开始由民政部门上线试运行,2017年开始全国推广。通过网站归集志愿服务数据信息,实现了全国志愿服务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统一汇集、共享使用,方便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通过系统发布或接受项目,同时按相关规定对服务时长予以记录。目前,该网站实名注册志愿者618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6.04万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71.7万个(为老服务项目15562个),累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1.54亿个小时。三是开展“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服务试点。支持成立福建省爱心志愿者扶老时间储蓄中心,依法依规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支持以农村幸福院为平台,发挥农村基层老年协会作用,引导中青年、低龄健康老人对空巢、留守、失能、失独等老人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促进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为落实好您的建议,进一步推动我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发展,4月27-30日,我们组织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民政局有关人员赴青岛市考察“时间银行”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开展“时间银行”试点。借鉴兄弟省市成功经验,遴选部分设区市,相关部门牵头开展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做法,适时向全省推广,研究制定全省指导性文件。二是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推动省人大尽快出台《福建省志愿服务条例》,规范包括助老在内的志愿服务中政府、市场、社会、志愿者的职责定位,建立志愿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反馈、评估考核等统一标准,明确志愿服务的扶持和保障措施等。三是加强助老志愿服务培训。将助老志愿服务纳入养老服务培训范畴,强化老年人生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做好志愿者养老服务前、中、后的跟踪培训。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养老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您的建议将对提升我省养老服务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领导署名:赵荣生
联 系 人:余新仁(养老服务处)
联系电话:0591-87553027
福建省民政厅
2021年5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