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短视频
  • 相关文档
  • 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三十场新闻发布会 _ 往期回顾 _ 福建省民政厅
    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三十场新闻发布会
    • 时  间: 2021年01月29日 11时00分
    • 嘉  宾: 副厅长赵荣生
    • 主持人 2021-01-29 03:01
        当前疫情形势下,民政服务机构如何保障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身体健康、平安过节?
    • 赵荣生 2021-01-29 03:03
        “一老一小”是民政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2020年1月以来,在省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民政服务机构严格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感染”的要求,近1.5万名工作人员日夜值守、忘我奋斗,付出了巨大努力,确保了民政服务机构内老年人、孤残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当前,全国一些地方出现新的聚集性和散发新冠肺炎疫情,加之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老年人、儿童等群体自身免疫力较弱,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面临很大压力。为此,我们按照省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政部的部署要求,于近日出台了福建省民政系统冬春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5”工作方案,针对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机构等印发了防疫指南,进一步指导各地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五有”措施。具体来说,重点采取了6项工作措施,暂停了4项服务,加强了3项保障。
        第一,严格落实6项工作措施:
        一是1月19日起,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非必要人员出入;二是严格组织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每月一次核酸检测,到目前已累计检测3.75万人次,应检率达100%;三是严格组织落实新冠疫苗接种,8580名工作人员列入各地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接种计划名单,3013人已完成接种,占一线护理人员总数的68.8%;四是严格新(返)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的入院管理,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院单独居住隔离14天、再次经核酸检测无异常后方可入院或上岗;五是严格落实“人物同防”,规范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各类物资的消毒和接收管理;六是严格落实日常通风消毒、工作人员出入管理、规范健康观察等防控措施。
        第二,暂停4类服务:
        一是暂停亲属入院探视;二是暂停服务机构内的聚集性活动,鼓励实行送餐、分餐;三是暂停接收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新(返)入院人员;四是无住养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暂停服务。
        第三,加强3项保障:
        一是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准备,适量储备防疫物资、生活物资,设置符合要求的隔离场所;二是加强与属地医疗卫生力量协调沟通,建立民政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就医绿色通道;三是加强服务对象的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创造条件帮助服务对象、工作人员与家属亲人“亲情连线”,进行线上看望,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在机构内开展小规模节日娱乐活动,组织送年夜饭,营造暖心和谐的节日氛围。
        因疫情防控需要,暂时的封闭管理可能会给民政服务对象、工作人员和亲属带来不便和困难,但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机构内老年人、儿童等服务对象的健康安全,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理解和支持。请大家放心,我们将把机构内的服务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人一般悉心照料,让他们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 主持人 2021-01-29 03:13
        民政部门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提倡就地过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怎么办?
    • 赵荣生 2021-01-29 03:15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民政部对确保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安心过年、温暖过冬做出具体部署,尹力书记、王宁省长先后对加强春节期间民生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全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有关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续加强特殊困难群体的服务保障和关爱帮扶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
        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和村(居)等基层组织实行包干包片,深入乡镇、村(居)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了解掌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急难对象等困难群众基本底数,特别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两类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及时协调解决其面临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已对51.56万名低保对象、6.84万名特困人员、1.61万名留守老人、3.85万名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摸排登记。
        二是落实帮扶责任
        各地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村(居)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定期探访;确定专人与留守老人的家属、留守儿童父母及其监护人建立联系,保持经常性沟通,方便外出务工人员及时了解家庭情况;对监护责任难以落实的老人、儿童,由当地民政部门负责协调乡镇(街道)、村(居)落实临时照料、提供关爱服务,或由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三是强化急难救助
        2020年12月以来,全省共发放低保金4.65亿元、特困供养人员供养金1.75亿元,实施临时救助6.43万人次、支出资金0.74亿元;增设开放式临时救助点或临时避寒所158个,出动救助车辆2200多台次、工作人员7600多人次,实施街面救助1200多人次、站内救助1300多人次,发放棉衣棉被、食品药品等3500余件。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做好救助保障的动态跟踪和预警监测工作,持续扩大保障范围,简化审核确认流程,提高救助时效,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扶尽扶。困难群众及亲属除向当地民政部门反映情况外,也可通过12349社会救助和儿童救助保护服务热线咨询相关救助政策信息,并进行线上、网上的求助登记,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四是持续开展送温暖活动
        去年底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深入全省84个县(市、区)慰问困难群众和民政服务机构。据初步统计,全省各地共安排低保、特困、革命五老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两节慰问金和价格临时补贴资金1.07亿元,发放各类御寒物资4.97万件。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动员全省慈善组织、社会工作站、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心理安抚、紧急救援、学习辅导、生活照料、助洁助餐、代际沟通等关爱帮扶服务。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助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送温暖活动,用我们的行动传递爱心,让这个冬天变得更加温暖。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