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名称 |
报送单位 |
一等奖 3篇 |
||
1 |
|
厦门大学 厦门市民政局 华侨大学 |
2 |
农村养老服务分层分类供给体系与优化路径 |
暨南大学 厦门大学 |
3 |
|
厦门大学 厦门市民政局 福建省民政厅等 |
二等奖 7篇 |
||
4 |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
福建省民政厅 福建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 福建省信访局等 |
5 |
深化拓展“福蕾行动计划” |
福建省民政厅 集美大学 |
6 |
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福建经验 |
福建省民政厅 厦门大学等 |
7 |
|
宁德市社会福利中心 |
8 |
空巢独居老人监护信托法律服务体系研究 |
福建理工大学 福建省妇女联合会 |
9 |
福建省城市居家养老不同能力等级老人家庭病床服务个性化需求调查研究 |
宁德师范学院 宁德市康复医院 宁德市闽东医院 |
10 |
|
福州市民政局 闽江学院 |
三等奖 13篇 |
||
11 |
社区服务现代化发展研究 |
福建省民政厅 集美大学等 |
12 |
优化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评估标准研究 |
福建省民政厅 福建理工大学 |
13 |
促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
福建省民政厅 福建农林大学 |
14 |
|
闽清县梅城镇人民政府 闽清县白樟镇人民政府 |
15 |
走向共育: |
厦门市湖里区致和社工服务中心 |
16 |
|
集美区欣立社工服务中心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 华侨大学 |
17 |
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 |
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 厦门市民政局 |
18 |
乡村纠纷治理共同体构建的逻辑与对策研究 |
闽南师范大学 中共漳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
19 |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
晋江市民政局 晋江梅岭街道梅庭社区等 |
20 |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保护研究 |
泉州市鲤城区致和社工事务所 泉州市鲤城区民政局 |
21 |
福建省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治理探索主要困境与政策研究 |
福建商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
22 |
巩固提升“ |
福州市长乐区民政局 长乐区和光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 |
23 |
|
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 福建医科大学等 |
序号 |
论文名称 |
报送单位 |
一等奖 6篇 |
||
1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福建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2 |
福建省银发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
3 |
|
德化县致和社工事务所 |
4 |
|
泉州市救助站 |
5 |
乡村精英返乡治村的社会网络及其功能 |
汕头大学 |
6 |
“情有毒终”厦门市集美区吸毒人员情感支持现状研究和服务策略 |
厦门市集美区禁毒协会 |
二等奖 22篇 |
||
7 |
大数据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应用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8 |
老年数字素养与高品质生活的内在逻辑与增能路径 |
闽南师范大学 |
9 |
两岸社区治理经验融合的“炼苗” |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10 |
助力“幸福老人”品牌建设的社会医养融合发展研究 |
福州市台江区民政局 |
11 |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12 |
多元共治、赋能社区,城中村治理“厦门样本”的实践与思考 |
厦门市民政局 |
13 |
福建省行政区划优化思路与调整路径研究 |
天津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 |
14 |
社会组织助力福建社会事业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 |
15 |
|
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
16 |
“ |
福建江夏学院 |
17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实践和发展思路研究 |
集美大学 三明市民政局 |
18 |
标准化模式与高质量发展:福建宁德市行业协会商会标准化建设赋能“8+1”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案例研究 |
宁德市民政局 宁德市标准化科学技术研究院 |
19 |
|
宁德市福安精神病人 疗养院 |
20 |
数字技术助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特征、过程与优化路径 |
福建师范大学 |
21 |
|
福建省致和社会组织 孵化与创新中心 |
22 |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深化拓展“福蕾关爱”的行动研究 |
厦门市思明区启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23 |
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
24 |
福建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
25 |
|
晋江市益心社工服务中心 |
26 |
中国式现代化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研究 |
漳州市民政局 |
27 |
福建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认知障碍老年人护理评估工具及护理服务内容规范研究 |
福建医科大学 |
28 |
论新时代闽东特色的乡村组织振兴之路 |
宁德师范学院 |
三等奖37篇 |
||
29 |
|
厦门市集美区欣立 社工服务中心 |
30 |
|
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 服务中心 |
31 |
|
厦门市湖里区培善社会服务中心 |
32 |
|
泉州市洛江区 启航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 |
33 |
关于构建社区居家失能老人数智整合照护体系的思考 |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34 |
我省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索 |
福建江夏学院 |
35 |
机构养老人身照护合同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
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
36 |
|
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 |
37 |
养老机构照护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 |
福建省民政学校 |
38 |
|
闽南师范大学 |
39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实践和发展思路研究 |
福建省社会组织登记中心 |
40 |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41 |
空间再造视角下乡村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
福建医科大学 |
42 |
|
泉州市丰泽区民政局 |
43 |
赋能视角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
福建医科大学 |
44 |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
闽南师范大学 |
45 |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人数字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的建构研究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46 |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
莆田市民政局 |
47 |
健康福建背景下失智症照护人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宁德师范学院 |
48 |
“渗透” |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
49 |
|
晋江市益心社工服务中心 |
50 |
福州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 |
福建江夏学院 |
51 |
乡镇社工站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作用发挥与实践模式 |
福建省致和社会组织孵化与创新中心 |
52 |
“党建引领、近邻服务”基层治理模式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53 |
|
厦门市民政局 |
54 |
禁毒项目的案例研究 |
厦门市民政局 |
55 |
|
厦门市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 |
56 |
从外嵌到内生: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组织发展道路 转型的研究——以德化县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为例 |
泉州市德化县民政局 德化县致和社工事务所 |
57 |
建瓯市殡葬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
南平市建瓯市民政局 |
58 |
预防与发展导向的灾害社会工作架构的构建与本土化 实践 |
福建省减灾中心 |
59 |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 |
南平市民政局 |
60 |
殡葬领域风险与应对研究 |
福建省现代民政研究院 |
61 |
巩固提升“党建引领近邻服务”模式研究——基于耦合 理论视角 |
福建开放大学 |
62 |
以整合型社会服务和福利体系助力妇女儿童美好生活 |
莆田市妇女联合会 厦门大学 |
63 |
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以龙岩市为例 |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 龙岩市民政局 |
64 |
福建省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研究 |
福建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
65 |
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功能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